New City Catechism
问:上帝在第九条和第十条诫命中的要求是什么?
答:
第九,我们不可撒谎或欺骗,只用爱心说诚实话。
第十,我们要知足,不嫉妒任何人,不因神给别人的和给自己的有差异而心生不满。
儿童版:
第九,我们不可撒谎或欺骗。
第十,我们要知足,不嫉妒任何人。
《雅各书》2 章8 节:
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约翰 • 布拉德福德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最有恩慈的主,请现在就指教我这条诫命,指教我当如何用舌头向我的邻舍说话,如何谨言慎行,不要让我做虚假的见证;禁止我一切的诽谤、谎言、假意和不实。为什么?因为祢希望「互为肢体」的我们能够「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并遮掩他人的软弱,用我们的口为他人的名辩护,正如我们也愿意别人维护我们的名声一样。所以,正如祢在这条诫命里禁止我口出一切的恶毒、险恶、诽谤和不实一样,也请让我的口充满各样敬虔、诚实与真实的话语……哦!这对我来说是何等美好!想想谎言所带来的伤害,想想有太多人因此而被骗,我们就不难看出这条诫命对我们的益处和你对我们的看顾了。
不可贪恋……哦,最有恩慈的耶和华神,祢已经教导我,为了不冒犯甚至伤害我的邻舍,我应该避免杀人、奸淫、偷盗和作假见证等行为;如今,祢又指教我们的心,要我们因着从祢话语而来的丰盛,不去贪恋邻舍的任何东西。如今我知道,如果他的房子比我的房子好,我不可以想要占为己有;如果他的妻子比我的妻子漂亮,我不可以想要得到她……我不可以想要他的牛或他的驴、他的狗,或属于他的哪怕最微小的一样东西,我都不可以想要从他那里拿走。所以,祢在前面的诫命里禁止我一切邪恶的、伤害邻舍的做法,现在祢又要我谨防对他人有任何坏的念头……使徒彼得的一段教导说得好,他说:「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5:7)这是真的,我发现它是真的:祢如此地「顾念我们」,祢也要我们「彼此相顾」。
安泰博
《雅各书》3 章告诉我们:舌头是不止息的恶物,能如火点着我们全身。所以第九条诫命被赐给我们,就是要约束我们的舌头,用真理约束舌头,教导我们不可说谎。「谎言」这字眼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礼貌的。当你说对方在说谎,这是一个严重的侮辱,所以很多人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字眼。有意思的是,我认为这正体现了人堕落的本性:人们既想避开这条诫命,却又需要这条诫命。
「不可说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说谎」这字眼不礼貌?这很可能证明了我们正在回避真理。我们正在背离完全的美善,远离绝对的正确和彻底的美善,当这条诫命摆在我们面前时,定了我们的罪。它借着我们如何使用舌头以及舌头所带来的毁坏,暴露出人性的堕落。
同样,第十诫,你不可贪恋。这样很有意思,想象一下,你的心若有双手,贪婪就像心,想抓住东西、渴望东西,抱住那些不属于他的东西。圣经中的第十诫令人惊叹也很美妙,尽管这诫命讲的是内心(内心的占有欲),却也指出了这占有欲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所以第十诫告诫我们:「不可贪恋邻舍的东西,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第十诫为我们设下界限,帮助我们防止内心的贪念越界。我们想要越过这界限,渴望我们想要拥有的东西。我们贪恋别人所拥有的东西,贪恋邻舍的牛驴、别人的妻子,贪恋别人的财物,事实上我们的贪心危及了邻舍。我们还会越过另一条线,当我们贪恋时,实际上就是在说,上帝没有在受造界中合理地进行分配,上帝没有满足我们一切的渴望。所以我们的心堕落在罪中,企图抓住不属于他的东西,想要拥有自己所有权之外属于邻舍或上帝的东西。
所以这诫命对我们说话,要求我们说诚实话。不只是说诚实话,也要在爱中说诚实话,用特定的方式说诚实话。并召我们约束、束缚、管制欲望,以上帝赐给我们的事物为喜乐,以上帝在创造中所分配给我们的为满足和祝福。不在那之外寻求,不用掠夺的方式毁坏社会、毁坏文化、毁坏邻舍,不去掠夺不属于我们的东西。而这一切是从我们的心开始的。
1. 善意的谎言是否可取?为什么?
2. 贪恋是什么?如何对付贪恋?如何倚靠神得满足?请试着举例
3. 既然十诫没有人能完全遵守,那意义和重要性是什么? “凡从上帝生的,就不犯罪 ”(约壹3:9)和十诫冲突吗?
真理的主,帮助我们,使我们的言行反映出祢的良善。万事祢都晓得,没有什么在祢面前是隐藏的。祢赏赐美好的礼物,祢将所有的好处都给了祢的孩子。愿我们的口诉说祢的真理,愿我们的心得满足。阿们。
第九条诫命禁止什么?
内答:第九条诫命禁止一切不诚实(箴19:5;6:16-19)、或有损自己或他人名誉的言行(利19:16;诗15:3;路3:14)。
解读1:为什么上帝禁止说谎?
因为一切谎言都来自魔鬼,都有损诚实,与上帝的本性相冲突。祂是「真实的神」,喜爱「心里说实话的人」
解读2:恶意的谎言当然不对,善意的、不伤害任何人的谎言可以说吗?
不可以。无论动机是「善意」还是「恶意」,是「白谎」还是「黑谎」,只要不符合真相,在上帝面前都是谎言。所谓「善意的谎言」,其实是因为人对上帝没有信心,所以要靠自己说谎来解决问题。上帝的旨意并不需要通过善意谎言来成就,人的善意谎言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解读3:我们常常习惯于哪些「白谎」?
许多基督徒不说「黑谎」,但对一些貌似无害的「白谎」却习以为常,以致让人不知道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最终会在人前失去基督的见证。比如:
为找借口而撒谎:「我不在家」 、「我有事」……
怕对方不接受自己的好意,就假装:「我多买了一件」、「我用不了」、「我凑巧路过」……
因为客气,就推辞:「我吃过了」、「我已经有了」……
还没和别人商量过,就替别人表态:「我们认为」……
为了安慰人,就无视事实地说:「不要紧」、「你的病不严重」……
为遮掩我们自己或他人的过犯而撒谎
为了传福音,或编造见证,或夸大其词
因为有倾向性,故意不提供全面的信息,或报告片面的新闻
未经核实,就提供自己没有把握的资料,或者转发内容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误导别人
为消遣、开玩笑而说谎
……
解读4:上帝为什么奖赏说谎的接生婆和妓女喇合?
圣经中有两个例子,似乎「善意的说谎」得到了上帝的认可和奖赏。一个例子是接生婆施弗拉和普阿(出1:15-21),另一个例子是妓女喇合(书2:4-6, 18)。实际上,上帝并未奖赏她们说谎,而是奖赏接生婆的敬畏神(出1:21)和喇合的信心(来10:31)。
第十条诫命要求什么?
答:第十条诫命要求我们以自己的境遇为足为乐,处处以合理仁爱的精神看待我们的邻舍以及他所拥有的一切。
解读1:什么是以自己的境遇为足为乐?
知足不是指艰苦朴素、清心寡欲,而是以正确的态度接受上帝的护理。知足是相信若自己谦卑祈求、诚实做工,上帝必会眷顾我们,祂给我们的任何安排对我们都是最好、最适合的,所以对上帝量给我们的各种顺境、逆境都能存着感恩、喜乐的心接受、满足:「以自己所有的为足」(来13:5)
解读2:我们在顺境中怎样知足?
望定标杆:明白一切财富或美物不过是上帝在今生用来训练我们的道具,更重要的是训练的目标,而不是训练的道具。
享受上帝:在享受我们所拥有的任何财富或美物时,都不要停止在享受物质本身,而是学习享受上帝的同在、追求以上帝为乐。
管家心态:时刻提醒自己只不过是上帝所赐财富和美物的管家,要忠心履行管家的责任,与别人分享上帝托给我们管理的财富和美物。
解读3:我们在逆境中怎样知足?
追求敬虔:明白属灵的富足才是上帝要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真正的敬虔必然会有真正的知足。
完全交托:相信上帝大能和智慧的护理,祂所做的、所允许发生的一切都有最美善的旨意,因此完全放心地把自己交托祂手中。
靠主得胜:许多时候环境没有变,但我们可以求主加添力量,让我们胜过这环境。
不发怨言,上帝并不欠我们什么。
得着益处:常常祷告,观察、体会上帝藉着困境所要在我们身上做成的工,学到上帝要我们学习的功课、得着上帝要我们得着的益处,免得白白受苦。
解读4:怎样用正直仁爱的精神对待邻舍及其所拥有的一切?
为邻舍的幸福而高兴,不可贪恋嫉妒;为邻舍的患难而忧伤,不可幸灾乐祸。
海德堡要理问答:
在第十条诫命里,上帝要求什么?
113问:在第十条诫命里,上帝要求什么?
回答:不可让那违背上帝任何诫命的倾向或思想,哪怕是一丝一毫,在心中生发(1);总要竭尽心力,恨恶罪恶,喜爱公义(2)。
114问:那些归向上帝的人能完全遵守这些诫命吗?
回答:不能。今生即使最圣洁的人,在这种顺服上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起步(1);不过,他们确实认真地定意要开始活出上帝所有的诫命(2)。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
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7:25)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耶稣基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3:12-16)
115问:既然今生无人能完全遵守十诫,上帝为何仍然命令我们严格地宣讲呢?
回答:第一,好叫我们在一生中越来越认识我们的罪性(1),从而更渴望地在基督里寻求赦罪和公义(2);第二,好叫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不住地祈求上帝赐下圣灵的恩典,从而使我们按上帝的形像日趋更新,直到此生之后,最终达至完全(3)。
思考:
为什么把第十条诫命与 “心” 联系起来?
因为第十条诫命所针对的完全是人心里的贪恋。人的欲望没有错,喜爱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也不是罪。但“贪恋” 却不一样,它是不受控制的欲望,强烈渴望拥有不属于自己的属世之物,包括金钱、名望、地位、权力、学问、健康、妻子、孩子等等,不甘心满足于上帝量给自己的那一份,总是觉得别人的老婆、孩子、教会比自己的好。“贪恋” 的罪是从人的内心发出来的,“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西3:5),最终会使人远离神。
所以我们应该在圣言和圣灵的帮助下保守自己的心,不可让那违背上帝任何诫命的倾向或思想,哪怕是一丝一毫,在心中生发,“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
对付贪恋的秘诀是什么?
对付贪婪的秘诀就是知足。知足不是指艰苦朴素,也不是指清心寡欲,而是以正确的态度接受上帝的供应。我们若谦卑祈求、诚实做工,上帝必会眷顾我们,而我们也存着感恩的心接受上帝所量给我们的一切,这就是知足。知足的态度是需要学习的(腓4:11),有些人在遵行神话语的旨意中就能学会知足(提前6:8;来13:5),而有些人只有通过挫折、经历艰难才能学会(传2:9-11)。
既然今生无人能完全遵守十诫,为什么说 “凡从上帝生的,就不犯罪” 呢?
使徒约翰说:“凡从上帝生的,就不犯罪”(约壹3:9),并不是说重生得救的人再也不会犯罪,而是说他们再也不会“习惯于犯罪”、“持续犯罪”。这里的动词“犯罪”在希腊语原文中是“现在时”,表示持续的行动、习惯的行为。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罗6:2),重生得救的人虽然还可能犯罪,但不会沉溺于罪中,“因上帝的道存在他心里”(约壹3:9),让他无法忍受在罪中的感觉,迫切盼望从罪中脱离出来。
使徒约翰又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约壹2:1),这里的动词“犯罪”在希腊语原文中是不定过去时,表示一时间的行动,并不是指“惯常犯罪”,而是指“一时 犯罪”。
第十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十条诫命不准我们不安于自己所处的位次,对邻舍的优势不是嫉妒就是难过,对邻舍的拥有若非动手就是动心。
解读1:为什么上帝不准我们不安于自己所处的位次?
上帝不准我们不安于自己所处的位次,并非不让我们积极使用恩赐、努力追求上进,而是不准我们对自己所处的位次发怨言,牢骚满腹、争吵抱怨。因为发怨言是因为:
源于不信:不相信上帝的护理之工,祂有能力掌管我们每一个具体的环境,应许我们能得到最大的益处。
源于骄傲:当我们高看自己,认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事奉、行善的时候,如果劳苦没有得到配得的报答,就会对上帝不满;如果事奉没有达到预期的果效,就会对自己不满;如果善行没有得到别人的承认、回应,就会对别人不满。
源于肉体:当我们爱自己胜过爱上帝的时候,如果肉体的需要得不到完全满足,就会对上帝不满。
源于世界:当我们爱世界胜过爱上帝的时候,如果属世的好处得不到完全满足,就会对上帝不满。
解读2:为什么上帝不准我们对邻舍的优势不是嫉妒就是难过?
嫉妒就是对他人的善况感到难受,当别人的财富、聪明、学问、地位、名誉、健康、美貌、家庭、事奉、恩赐等胜过我们自己所拥有的时候,我们就感到难过、恼恨。上帝禁止我们嫉妒他人,因为:
嫉妒是对上帝的不满。
嫉妒是没有彼此相爱。
嫉妒是由魔鬼激发的。
嫉妒是许多罪恶之根。
嫉妒摧残我们的身体。
嫉妒使我们灵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