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4
14.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
15.他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众人都称赞他。
16.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17.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
18.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
19.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
20.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
21.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22.众人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
23.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
24.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
25.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
26.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她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
27.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风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
28.会堂里的人听见这话,都怒气满胸,
29.就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
30.他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
以下问题提供的答案是一种可能的回答和看法,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些问题旨在帮助组员理解经文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答案,或者探索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耶稣在加利利工作的果效如何?(参考4章14-15节)
根据路加福音4章14-15节的记载,当耶稣回到加利利时,他的名声已经在那里传开了。耶稣在那里教导人们,并在各地宣扬上帝的福音。这些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果效,许多人因此信服了他并跟随他。
具体地说,路加福音4章16-30节描述了一个耶稣在拿撒勒会堂的事情,当时他读了以赛亚先知书的一段经文,然后向听众宣讲。他的讲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他的言辞充满了能力和恩典。人们惊讶于他的智慧和权柄,并且开始谈论他。此后,耶稣在加利利继续行医治病人、赶鬼、传福音的事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跟随他。
因此,可以说耶稣在加利利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果效,他的教导和神迹奇事吸引了许多人,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在16-22节中耶稣所读的经文,和之后所说的话,代表什么意思?(参考4章16-22节)
在路加福音4章16-22节中,耶稣在拿撒勒教堂中读了以赛亚先知书的一段经文,并在随后的讲道中解释了这段经文的意义。这段经文可以在以赛亚书61章1-2节中找到,它的内容是:
以赛亚书 61章1-2节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耶稣读完这段经文后,他卷起书卷,坐下来,并告诉听众这段经文是在他们面前应验的。这段经文所描述的是一个蒙上帝膏立为基督的人来传达上帝的好消息,使贫穷、被掳、瞎眼、受压迫的人得到拯救和自由。耶稣宣布这段经文的应验,表明他自己就是这个应许的基督,来带给世人救赎和拯救。
众人听了耶稣的话,为什么感到稀奇? (参考4章22-24节)
根据路加福音4章22-24节的记载,当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里宣读了以赛亚先知书的话并解释它的含义后,人们对他感到稀奇,因为他的话语充满了恩典和能力。但他们也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因为耶稣是一个普通的本地人,他们知道他的父母和家庭背景,觉得他不应该拥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和智慧。
具体来说,耶稣读完以赛亚先知书的话后,他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这句话表明,耶稣认为自己是以赛亚所预言的救世主。这使得当地的人们感到惊讶和好奇,因为耶稣只是个普通的本地人,他们难以相信他真的是神的儿子。因此,他们开始互相议论,试图理解耶稣的话语和身份。
总之,人们对耶稣感到稀奇是因为他所展现的神奇的能力和智慧,以及他自己所宣称的身份和使命,这与他平凡的出身和背景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俗语: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是什么意思? (参考4章22-24节)
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
要耶稣在自己的家乡,也行祂在加利利传道中心的迦百农所行的事。
当时拿撒勒的人们对耶稣的身份表示怀疑,并问道:“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 后来,耶稣向他们解释自己的身份,并引用了“医生,你医治自己吧!”这句俗语。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你先行个神迹,作为自己是先知的证据吧」。在这个场合下,耶稣使用这句俗语来回应当地人对他的怀疑和反对。
耶稣却是看清楚众人的什么心态? (参考4章24节)
当耶稣在拿撒勒教堂中讲道时,他指出人们的心态是:他们只想看到耶稣行奇迹和神迹,而不相信他是真正的救主。
具体来说,路加福音4章23-24节中写道:“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定要对我引这俗语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的家乡。’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一个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
耶稣在这里指出,人们会使用这种俗语来表示他们对耶稣行为的怀疑和不信任,他们想要看到耶稣行一些神迹和奇迹,证明他的身份。然而,耶稣告诉他们,没有一个先知在自己的家乡被人悦纳,这暗示着耶稣不可能在自己的家乡完成一些特别的事迹。他们的心态使得他们不能真正相信耶稣的身份,也让他们无法领受到耶稣所传达的神的话语。
因此,耶稣看清楚了人们的心态,知道他们只是想看到他行奇迹和神迹,而不愿真正相信他的身份和使命。这表明耶稣不仅有深刻的智慧和理解力,也有洞察人心的能力。
耶稣如何回应他们的期待 (参考4章25-26和27节)?
在路加福音4章25-26节中,耶稣指出,即使在以利亚的时代,当世上有很多需要被拯救的人,以利亚却被差遣到一个寡妇那里,而不是被差遣到以色列的众人那里。这表明,拯救不是只为某些特定的人准备的,而是为所有需要拯救的人准备的。
在路加福音4章27节中,耶稣又提到了先知以利沙,他曾在以色列时期治愈了叙利亚人的乐痨病,而不是以色列人。这样的话语表明,耶稣的拯救是为所有需要的人准备的,而不仅仅是为以色列人或者当地人准备的。
因此,耶稣通过这些例子,向当地人和听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的拯救不是只为当地人或者以色列人准备的,而是为所有需要拯救的人准备的。这样的回应表明了耶稣的同情和怜悯,他的使命是为了所有人而来,而不仅仅是为了特定的群体。
会堂里的人听了耶稣的回应讲道,为什么怒气满胸?(参考4章28-29节)?
根据路加福音4章28-29节的记载,当耶稣向当地人和听众传达他的拯救是为所有需要拯救的人准备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怒气满胸,试图将耶稣赶出会堂,并甚至试图将他推下山崖。
这可能是因为,当地人和听众认为自己是神的选民,而耶稣的话语似乎在暗示着拯救不仅仅是为他们这些人准备的。这使得他们感到愤怒和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是拯救的首选对象,而耶稣似乎在说拯救是为其他人准备的。他们也可能因为耶稣的话语挑战了他们对自己作为神选民的看法和自大心态而感到不满。
此外,当地人可能也对耶稣的身份和言论感到怀疑,因为他并不是他们认为的救世主。他们可能认为耶稣是在挑战当地的宗教权威和传统,因此试图将他赶出会堂,并推下山崖。
总之,会堂里的人听了耶稣的回应讲道后感到怒气满胸,可能是因为耶稣的话语挑战了他们对自己作为神选民的看法和自大心态,同时也挑战了他们对宗教权威和传统的认知。
耶稣怎么结束这段事件?(参考4章30节)
根据路加福音4章30节的记载,当耶稣的回应讲道激怒了当地人,他们试图将他推下山崖时,耶稣却神穿过了他们的中间,离开了那个地方。
(应用)耶稣为什么在故乡被人们拒绝?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可能被人们拒绝或被误解?
人们拒绝耶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只是他们认识的那个孩子或是普通的本地人,而没有意识到他是神的儿子。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也可能会被人误解或拒绝,尤其当我们在努力做正确的事时,可能会遇到阻碍。但我们可以在这些困难中寻求神的帮助,并牢记我们的信念。
(应用)耶稣是如何回应人们的反应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如何回应他人的反应?
耶稣并没有回应人们的拒绝,而是默默地走开了。这表明我们有时需要知道何时停止争辩,并避免将我们的信仰强加给他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以耶稣为榜样,冷静地处理,并且寻求神的帮助和指引。
(应用)为什么耶稣选择在会堂中宣布他的使命?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如何在公共场合中传递我们的信仰?
耶稣选择在会堂中宣布他的使命,是因为那是人们聚集的地方,也是神的家。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参与教会、小组或公共活动来分享我们的信仰。我们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或在线平台来传递信息,但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言行合乎圣经原则,并尊重他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