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6章1-11节
1.有一个安息日,耶稣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掐了麦穗,用手搓着吃。
2.有几个法利赛人说:「你们为什么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
3.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做的事,连这个你们也没有念过吗?
4.他怎么进了神的殿,拿陈设饼吃,又给跟从的人吃?这饼除了祭司以外,别人都不可吃。」
5.又对他们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6.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进了会堂教训人,在那里有一个人右手枯干了。
7.文士和法利赛人窥探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要得把柄去告他。
8.耶稣却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那枯干一只手的人说:「起来!站在当中。」那人就起来,站着。
9.耶稣对他们说:「我问你们,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
10.他就周围看着他们众人,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
11.他们就满心大怒,彼此商议怎样处治耶稣。
以下问题提供的答案是一种可能的回答和看法,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些问题旨在帮助组员理解经文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答案,或者探索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有一个安息日,门徒做了什么法利赛人不同意的事?(参考6章1-2节)
他们指责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摘了麦穗来吃,法利赛人质疑门徒犯安息日做工的条例。
他们指责门徒违背了第四条诫命。(“‘当守安息日为圣日,正如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的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牛、驴、牲畜,以及你城里寄居的客旅,都不可做任何的工,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样休息。你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上帝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领你从那里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上帝吩咐你守安息日。申命记 5章12-15节)
上帝的律法说,农夫要慷慨地将田边的农作物留给旅客和穷人吃(参申命记23章25节)因此门徒并没有偷取麦穗,也没有破坏守安息日的诫命。事实上,他们只是违反了法利赛人的传统规条,而非上帝的任何律法。
耶稣面对法利赛人的控告/指责是如何回答的?从主的回答中你看到了什么?(参考6章3-4节)
典故:撒母耳记上21章1-6节记述了大卫与他同行的人,在逃亡时在圣殿里吃陈设饼一事因为他们的需要比宗教规定更重要。耶稣在讲同样的道理:人的需要比人的规定更重要。耶稣引用这例子表明在安息日不能不顾及人的基本需要,况且犹太传统也是允许在安息日面临危机,也就可以做工。
主对祂子民的维护!我们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明证,就是主耶稣一直在为自己的子民工作。我们从圣经中看到,有一位控告弟兄的,就是撒但,这个世界的王(启示录12章10节)。我们因为自己的软弱,给他留下了多少控告的理由,他可以提出多少正当指控,在上帝面前来控告我们。但是,我们应当感谢上帝,因为信徒"在圣父那里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了自己子民的缘故一直留在天上,不断为他们代求。唯愿我们一想到这叫人欢喜快乐的真理,就得着安慰。唯愿我们每天一想到我们在天上有一位极好的朋友,灵魂就得着安息。阿门!
耶稣又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是什么意思?(参考6章5节)
耶稣说自己是“安息日的主”,其意思是祂创造了安息日,祂有权驳回法利赛人的传统和规条。创造者永远大于受造物.
这是直接声称自己是神。耶稣说他有权柄知道他的门徒是否犯了安息日的律法因为他是安息日的主。既然安息日的主都没有因门徒的行为受到冒犯,那么这些宗教领袖也不应该受到冒犯。
耶稣是“安息日的主”,要将安息日从犹太传统中解放出来,保守它免受人们关于守安息日的迷信观点的束缚,并向人们说明,当初设定守安息日的精义和方式。—- J.C.莱尔
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行了什么神迹?这里信心的回应是什么?
耶稣在会堂里治好了枯干了一只手的人。
当耶稣吩咐那人“伸出手来”时,他是在吩咐那人做一件他当时无法做的事情。但既然耶稣吩咐了,又有能力做到,那人就努力伸出手,结果他痊愈了。
这个神迹说明人相信神的话语而带出的能力。耶稣命令这人做他恰恰不能做的事,然而他做了!“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加福音1章37节)神的命令总是“神能使(enablements)”. ———威尔斯比 (Warren W. Wiersbe)
法利赛人/律法主义者错误在哪里?
耶稣时代的宗教领袖应用律法的方法(超出了圣经的诫命本身),显然忽视了对穷人的怜悯和关爱。“毫无疑问,对神的典章的亵渎,没有什么比拦阻怜悯更严重的。”(摩根)
法利赛人对安息日这种夸张的热情,并没有扩展到其他明显的诫命上。从圣经中的许多表述来看,显然,这些在小事上假装严格的人,对其他明显极为重要的诫命却绝非仅限于懈怠和漠不关心。他们对安息日诫命的理解,超出了它的真正含义,同时公开践踏了第十条诫命,还因为贪爱钱财的缘故而臭名昭著(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嘲笑耶稣。(路加福音 16章14节 )。但是,这恰恰就是那些假冒为善者的特点。用我们主的话来说,在某些事上,他们费尽周折要把蠓虫滤出来;但在另一些事上,倒把骆驼吞下去(你们这瞎眼的向导,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马太福音 23章24节 )。(J.C 莱尔)
生命亮光:当人开始把宗教上的那些小事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反倒把头等大事放在次要位置上,或是把人所定的事情放在上帝设定的事情之上时,这就是他灵魂境况不良的征兆了。我们应当谨慎,不可落入这种心灵光景中。
以下问题提供的答案是一种可能的回答和看法,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些问题旨在帮助组员理解经文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答案,或者探索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如何理解“比起维护宗教规条来,神更在意满足人的需要”,在你我们的生命中又是怎样应用呢?
当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只是他们外在的基督教,而且我们追问的主要问题只是:他们是否在我们教会中崇拜,使用的是否是我们的崇拜礼仪,是否用我们的方式来侍奉上帝时,我们的属灵状况就出现了令人痛心的错误。他们为罪悔改了吗?他们信靠基督吗?他们活出圣洁了吗?这些问题才是我们应当关心的主要问题。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把宗教中别的事情放在这些事情之前,我们就陷入了彻头彻尾的法利赛人的错误中,就像指责门徒的那些人一样。
根据主耶稣对于安息日/主日的态度,在我们的生命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问你们,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路加福音6章9节)
饥饿之时:在思考我们面前的这类经文时,对这一表述应当作慎重探讨。借着这段经文,我们主教导了遵守安息日的精神实质。应当注意的是,圣经仔细说明的是一种正向的必要性。它是一个“饥饿”的例子。这一点,而且只有这一点,才是违反某项上帝律法的正当理由。我们应当本着这种精神来思考那些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在基督教的主日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它的意思并不是要禁止人在安息日向那些受苦的人表现出恩慈,或是照顾那些病人的需要。我们可以开车去关怀安慰那将死之人。我们可以为了去请医生,或是在病房中帮忙,而不去参加公共崇拜。我们可以去探访那些患难中的孤儿寡妇。我们可以讲道、教导并训诲那些无知的人。这些都是怜悯性的工作。我们可以做这些工作,但仍然是守安息日为圣日。它们并没有违背上帝的律法。
法利赛人对安息日的错误是在一个方向上的,而基督徒的错误则在另外一个方向上。法利赛人自称给这日增加圣洁,而基督徒太容易夺走这种神圣,以一种闲懒、亵渎、不敬的方式守这日。愿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都警惕我们自己的举止。使人得救的基督教信仰是与守安息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愿我们永不忘记,我们重大的目标就是“守安息日为圣”。救人的工可行,“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向人显出怜恤是可以的。但若在安息日懒惰、寻欢作乐或贪爱世界,这是完全违背律法的。这有违基督的榜样,是干犯上帝清楚诫命的罪。唯愿我们在这件事上提防,免得把属上帝的日子变成了走亲访友、宴乐、旅行和享受派对的日子。这些并不是必要的或怜悯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