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断人,眼中的墚木
37.「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饶恕:原文是释放);
38.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39.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瞎子岂能领瞎子,两个人不是都要掉在坑里吗?
40.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
41.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42.你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两种果树,两种根基
43.「因为,没有好树结坏果子,也没有坏树结好果子。
44.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它来。人不是从荆棘上摘无花果,也不是从蒺藜里摘葡萄。
45.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46.「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
47.凡到我这里来,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我要告诉你们他像什么人:
48.他像一个人盖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总不能摇动,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有古卷:因为盖造得好)。
49.惟有听见不去行的,就像一个人在土地上盖房子,没有根基;水一冲,随即倒塌了,并且那房子坏的很大。」
什么是“论断”,不要论断人,是否就是不可以批评人,不可以做出任何负面的判断? (6章37-38节)
你是如何理解耶稣讲的「瞎子领路」的比喻?跟后面一节的「学生不能高过老师」有什么关联?(6章39-40节)
如何理解耶稣讲的另一个比喻「自己眼中有梁木却要去除别人眼中的刺」?这个比喻与之前的“瞎子领路”的比喻有什么相关? 通过这两个比喻你发现了耶稣的哪一面,祂为什么要这么做?(6章41-42节)
在经文(6章43-45节)中提到如何分辨不同的树?又是如何分辨一个人是否在伪装?如何理解“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你知道耶稣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耶稣提到了两种房子和两种人不同的的结局,是哪两种不同的结局?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到“刀子嘴,豆腐心“这句话,但是圣经中却说我们口里所出的话是反应我们内心真实的状况(6章45节),你是如何理解?关于“言语”的讨论对你又有什么影响?
请思考经文中提到关于房子根基是建在“磐石上”还是“沙土上”,这对你有什么影响?
比喻
1)耶稣的比喻
我们要如何理解耶稣的比喻呢?1. 需要了解背景─耶稣借用巴勒斯坦地的日常生活、大自然、动物、农业、商业等事物作为比喻的题材。了解圣经的背景,对解释比喻是有帮助的。2. 需要掌握重点─不必穷推。比喻的信息大多有一个或以上的重点。3. 以直接的话解释事物,除非经文有所暗示。4. 比喻与上下文仍有关联!
2)圣经中比喻的功能(可4:10–13)
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可 4:11-12 )
以神的爱来理解!透过比喻来刺激听众的反应(同理:牧师讲道中会用到幽默的言语/笑话)。难道耶稣怕听众回转得赦免吗?耶稣不是说用比喻来拦阻人回转,而是说希望能藉着比喻引起回应。但是如果他们对于耶稣之前说的比喻不想了解,也没有反应(注意只有可4:10提到的人关心比喻的意思),那么他们基本上就是对福音真理没有兴趣的一群人,而“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就是描写他们的实况。然而耶稣到了最后仍补了一句:或者这群人会回转;若是他们回转,神就会赦免他们。《耶稣生平》良友圣经学院课程 张得仁牧师
“学生不能高过先生”:
门徒不能高过他的主;因此,他不能期望有更好的待遇,也不能期望在世上得到的,比他的老师得到的更多。门徒不要期望能更受人尊重、更受人赞赏。他也不能希冀过更舒适和安逸的生活。主为世人和他们的需要受苦、虚己和否定自己,跟随主的门徒也当这样行;要否定自己来为主得着世人(路9:23)。学生(门徒)的目标是“酷肖其师”。主的门徒希望像他们的主:被模塑、被修补、被修理、被修复(得以完全),反映主的形像。
学生的进展是受他所得到的教训限制的,他所知道的不能比他的老师多。我们不能从我们自己的处境来了解这一点,因为图书馆和便利的设备把无穷尽的可能性摆在学生面前。在耶稣谈论的时候,门徒只有他的拉比是他资讯的来源,宣称自己高过先生是很严重的僭越。门徒的一个目标是和先生一样,而他只有学成了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跟随耶稣的人,必须以「像祂」作他的目标。他不能把爱的命令丢在一旁,相信自己已经通过这个考验了。既然盼望门徒知道得比他的老师还多是不合理的,那么老师本身在基督徒道路上有好的长进就很要紧了。他尤其必须防范的,是属灵的瞎眼和缺乏爱。 丁道尔
刺:
这个词的希腊文只用在这里和《马太福音》类似的经文中。它的意思是指草屑、一根草,或一片干木屑。
梁木:
这个词意思是指一根很大的木头,如用于屋顶梁、椽一类的东西。整句话显然是一个谚语,目的是通过修辞方式使小的错误和大错误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J.C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