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
37.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
38.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
39.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
40.耶稣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夫子,请说。”
41.耶稣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
42.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
43.西门回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你断的不错。”
44.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
45.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
46.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
47.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
48.于是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
49.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
50.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这段经文描绘的场景在哪里?请耶稣吃饭的人叫什么名字?经文中提到了哪些人?你对他们有什么认识?(7:36~37)
女人对主耶稣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那么做?你在她的服侍中看到了什么?(7:37-38)
西门如何看待这个“女人”又是如何看待主耶稣对女人的接纳?从西门的行为中你看到了什么?(7:39)
主耶稣读懂了西门的心思,祂如何回应西门?主耶稣是如何看待有罪的女人和西门接待祂的态度?主耶稣的比喻中你学到了什么?(7:40~50)
根据经文比较有罪的女人和法利赛人对主耶稣的态度,请思考我们要如何回应主的赦罪之恩? 怎样做会错失接受神赦罪的机会?请思考对耶稣的“爱“与“罪得赦免”有什么关系?(7:44~50)
经文中主耶稣基督对待“有罪的女人”和“法利赛人西门”的态度和教导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对你的生命又有什么影响?如果有类似的经历,你可否愿意分享一下你自己经历的“蒙主赦罪之恩后的喜乐,和对于新生命的盼望”?
1,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
我们主与法利赛人一同吃饭,被某些基督徒用来为他们与未悔改的人交往过密,并到他们家中参加晚宴和娱乐进行辩护。
那些用这种论调辩护的人也须记住,我们主在这种场合是如何行事的。他乃是带着他“父的事”来与法利赛人坐席的。他作见证反对法利赛人的恶习。他向法利赛人解释白白赦罪的本质和真正爱他的秘诀。他宣告了信心的救赎性质。若有基督徒赞成和未悔改的人亲密相交,那他就当带着我们主的心到他们家中,并要像他那样说话行事,唯愿他们能不断地操练。但是,他们在那些未悔改的社交场合说话行事时,果真像主耶稣在西门席上所做的吗?这乃是一个他们必须要好好回答的问题。
2,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记住,在我们主耶稣传道的那个国家,人们不是像我们现代人这样坐着吃饭的,而是斜倚着或全身侧卧在卧榻上,把脚伸在他们身后。这样,这个女人对我们主的脚所做的就比较容易一些。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斜靠着吃饭是特别的宴席,如最后的晚餐中描述了主耶稣最爱的门徒靠近主的胸膛问主将要出卖祂的是谁?(约13:23-25)路加在这里强调了在36和37节的「坐席」都是用的侧卧"reclined/reclining"(NAS)。如果是特别的宴席的话,就说明法利赛人西门还是很重视耶稣的到访的,虽然耶稣的一些了举动让他越来越迷糊。
此外,我们必须记住,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房子,也就是我们主所去的房子,与我们所住的房子有很大不同。为了凉爽的缘故,通常墙上都会有直到地面的敞口,而且几乎就像是住在阳台上一样。这必然使此次款待行动众所周知,也就解释了这个女人为何似乎很容易就找到了我们主所在的地方。
3,你的罪赦免了:
当然,我们不是认为,这些话的意思是指,这个女人的罪现在才第一次得了赦免。这种解释会再次推翻两个欠债的人故事中的所有教义。这个女人在她来到基督那里之前就已经真正得了赦免。但是,她此刻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得到了公开和权威性的宣告,作为对她公开表达自己的爱心和感激之情的奖赏。之前,她借着恩典得着了盼望。现在,她领受了盼望的确据。
应当再次指出,这一表述是不认识我们主,第一次听到他说话,看到他行事的那些人自然会用的语言。
4,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
应当再次指出,这一表述是不认识我们主,第一次听到他说话,看到他行事的那些人自然会用的语言。
5,“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
当众人心里都在质疑的时候,主耶稣却再次向那女人保证,「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50节)。「信」就是承认自己需要拯救、却无法自我拯救,所以只能「诚实倚靠耶和华」(赛十20)、单单信靠基督的救恩。因此,「信」就成了支取救恩的钥匙,而救恩能使人与神、与自己都恢复「平平安安」(50节)。而一个自以为义的人,只能把自己关在救恩的门外;一个居高临下的人,很难相信自己是个需要救恩的罪人。一个人若不知道自己是个「无力偿还」(42节)罪债、不能自我拯救的罪人,无论外表怎样敬虔,无论行为有多热心,对救恩、对救主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信」。圣经综合解读
平平安安地回去吧:那个女人怀着完全谦卑的心来见耶稣,甚至以为自己不配出现在耶稣的面前。这是她来到耶稣面前的好方式,但是耶稣不希望她停留在那种境况中。他高举她,认可她的爱,赦免她的罪,并让她平平安安地回去。这是耶稣在本章中所做的最大工作。治病(如百夫长仆人的病),或使死人复活(如寡妇的儿子),都不是永久的医治工作,因为这些身体总有一天还会再死去。但罪得赦免是永远的赦免。Enduring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