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4
治好患水臌的人
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2 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3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4 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5 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6 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背景:从这几章的研讨,我们可以感受到紧张的气氛逐渐升高,主耶稣毫不畏惧的指出人的罪,审判宗教领袖的自义,当然,仍然常看见主耶稣对弱势者的关顾。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课经文的内容。“安息日”主题的经文你记得在路加福音中有其他的记载吗?
2. 本段经文中,主问法利赛人的两个问题中指出了法利赛人哪些问题?
3. 参照经文 路6:3-5;6:9;13:15,16;14:5中,主耶稣反复强调的是什么?从这里你看到了神的心意是什么?主对法利赛人的提醒对今天的信徒有什么应用?
认识神:
阅读经文:
● 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提前 2:4-6 和合本)
●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 15:22 和合本)
●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书 3:9 和合本)
归纳综合:
耶稣在安息日医治病人,用行动和询问回答法利赛人的挑战,指出法利赛人对受苦病人缺乏怜悯是因为那人对他们没有价值,律法成了法利赛人硬心的理由。
应用:
有时信徒不知不觉间也变得好像法利赛人一样,以为自己是恒常参与教会并遵守圣经教导的好信徒,但对别人的需要只有表面的关心,着紧于别人有没有去教会 ,却不会关心别人为何不去教会或对神疏离的真正原因。 一个对人只有律法而没有怜悯的信徒,还没有明白神的爱和神的义。 因着爱,神儿子超越人神的界限降世为人,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义的为不义的献上。 神要求人认定的,不是因守律法而产生的自以为义,而是认定神的义及被他称为义。(良友圣经学院)
在生活中有哪些借口妨碍了我们对人应有的同情心,我们的爱心是只爱那可爱的人或是与自身有关的人吗?
路14: 1-6
1.耶稣到……法利赛人……家里:旅馆或接待外出客旅的地方,在我们主那个时代无疑比现在更少见。因此,招待客旅的义务常常落在村庄或城镇的官长身上。
● 斯泰拉认为,我们主之所以去到这个法利赛人家中,目的之一就是要让这家的仆人受益,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听到真理。斯泰拉指出,在他那个时代,西班牙国内的仆人由于按照自己的主人吩咐在主日工作,所以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听到布道。
1.1安息日……吃饭:莱特福特说,“犹太人在安息日摆设的宴席通常要比在其他日子摆设的更丰盛;而且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出于宗教和虔诚的目的。”他还引用拉比作者的著作来证明这一观点。
2.在他面前:有人认为,这个患了水臌的人自己凭着信心来到“基督面前”,希望主会看到他并医治他。有人则认为,这个人是被敌视我们主的人故意放在这里的,为要在我们主前进的路上设下陷阱,好抓住把柄来控告他不守安息日。
3.回答说 :应当指出,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这里说了什么,或者说,这些律法师和法利赛人到底说了什么。然而,我们在这里和第 5节中读到,我们主“回答说”。很显然,他是对他们的想法作出回答。
● 惠比评论说,“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对某些内心想法或思考,或某些表达他们对主情感的行为,都会有所回应。”这一评论同样也适用于《马太福音》22:1,11:25;《路加福音》5:22, 7:39-40;《马可福音》14:48。
3.1安息日治病:应当指出,我们主似乎经常故意选择安息日来施行怜悯性的神迹。参见《马可福音》1:21;《路加福音》6:6,13:10;《约翰福音》9:14。
5.有驴或有牛:斯泰拉在对这节经文所做的注释中,严厉责备了他那个时代的主教们。他斥责他们更关心给他们拉设备的马和骡子,而不是教区中那些有病的、穷乏的、有需要的人。他指出,他们与约伯很不同——约伯失去了牛和骆驼时,没有撕裂自己的衣服;但是当他的儿子和女儿死去时,他撕裂了衣服。
5.1立时:这个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译成“立即”。这表明在救出牛和驴的性命时,并没有丝毫耽延;照样,在安息日给人治病或行善时,也应该没有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