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4
对客人和主人的教导
7 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 让座给这一位吧!’ 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 朋友,请上坐。’ 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1. 7~11 节耶稣关于「如何作客」的比喻所教导的功课是什么? 耶稣教导筵席坐座位,后来以「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结束,请查看类似经文,撒下22:28;诗18:27;箴3:34;雅4:6;彼前5:5。这句话从上下文一起了解,有什么特别意义?
2. 14:12~14 节 耶稣建议摆设筵席给「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这些是什么样的人?耶稣教训这位主人,怎样才是真正的慷慨?
认识神:
阅读经文:
●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 (腓立比书 2:5-7 和合本)
●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以弗所书2:8-9 和合本)
归纳综合:
耶稣看到法利赛人在宴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用比喻教训他们:
● 自卑的将会升高,自高的将会降卑。
● 不期望别人的回报才是真正的善行。而最大的赏赐在神那里。
应用:
谦卑是基督的本性。耶稣给人关于坐在末位上的建议并不是属世的建议,祂是在教导众人真心的谦卑承认自己在神面前的贫乏。
● 我们应当如何在生活中效法耶稣基督行出属于祂的谦卑?真正的慷慨其实是给予那些无法回报的人,正如神所赐给我们的恩典也是我们无法偿还的。
● 试回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是被我们忽略的 “ 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 ”人?对他们我们能够如何实践真正的慷慨呢?
1. 7~11 节耶稣关于「如何作客」的比喻所教导的功课是什么? 耶稣教导筵席坐座位,后来以「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结束,请查看类似经文,撒下22:28;诗18:27;箴3:34;雅4:6;彼前5:5。这句话从上下文一起了解,有什么特别意义?
答案参考:
● 耶稣关于「如何作客」的比喻所教导的功课是:谦卑的功课
○ 谦卑是基督的本性: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 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腓立比书2:5-7 和合本)
●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类似经文
○ ' 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 但你的眼目察看高傲的人,使他降卑。 ' 撒母耳记下 22:28
○ ' 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 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 ' 诗篇 18:27
○ ' 他讥诮那好讥诮的人, 赐恩给谦卑的人。 ' 箴言 3:34
○ ' 但他赐更多的恩典,所以经上说: 神阻挡骄傲的人, 赐恩给谦卑的人。 ' 雅各书 4:6
○ ' 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 彼得前书 5:5
●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这句话的特别意义
○ 第11节中,耶稣挑战身份、财富、技能等属世标准,用神国价值观定义荣誉。在神的眼中,真正重要的荣誉是谦卑本身;这是耶稣描述的世界观中最有价值的。这提醒我们唯一需要的赞美来自于神,而不是通过身份,地位或成就得到世俗的认可。谦卑承认自己在神面前的贫乏,领受恩典。以犹太人为例,他们不能靠族的身份得救。外邦人与非信徒,却能因为回应耶稣的呼召,而成为神的子民。
○ '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 彼得前书 5:6
● 宴席中的座位
○ 宴席上的不同座位突显了这类社交场合中等级和地位的重要性,显示出社会地位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确定的。
2. 14:12~14 节 耶稣建议摆设筵席给「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这些是什么样的人?耶稣教训这位主人,怎样才是真正的慷慨?
答案参考:
● 耶稣说摆设筵席邀请的人:贫穷的人和社会边缘人。这些贫穷的人除了在物质上的欠缺,圣经里常常是指心灵贫乏的人。也就是心里谦卑,饥渴慕义的人,等待神的救赎的人。
● Tannehill 1990,230 指出,选择邀请并尊重穷人,而不是自己的家人和社会群体,是第11节的一个应用:邀请家人和有地位的人是自我高抬的表现,而邀请穷人和边缘人则是谦卑的表现。
● 真正的慷慨:
○ 耶稣提醒主人,不要将宴请的名单仅限于朋友、亲戚或富有的邻居。如果邀请的对象只是这些人,主人可能会因此得到回请,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慷慨之举。耶稣并非反对正常的社交活动,而是告诫大家:如果只对能够回报你的人施恩,这不足以称为真正的慷慨。
○ 邀请那些没有能力回请或报答的人,真正有需要的人。甚至我们应该爱那些不可爱的、不能回报我们的人。
○ 有丰盛生命的,不期待回报的帮助心灵贫乏,或灵性上欠缺的人,就有福了,他们的福分将在末世中以奖赏的形式出现。
● 耶稣说要邀请那些没有能力回报的人到筵席,这邀请本身就是神恩典的写照。从来没有人能够回报神的邀请之恩,人若不明白神恩典的接纳,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不足、有限、无力自救,就不会明白神的邀请是多么宝贵。
○ 我们得神的恩典的本质: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以弗所书2:8-9和合本)
● 古代宴席的社会功能
○ 宴席既巩固了现有的社交纽带,也可以建立新的纽带。宴席常用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例如座位的安排和邀请的名单都反映了主人和宾客的社会地位。邀请人就餐意味着形成了互惠义务,受邀者有责任回请,这使得邀请名单通常局限于有能力回报的人。
认识神:
阅读经文:
●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 (腓立比书 2:5-7 和合本)
●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以弗所书2:8-9 和合本)
归纳综合:
耶稣看到法利赛人在宴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用比喻教训他们:
● 自卑的将会升高,自高的将会降卑。
● 不期望别人的回报才是真正的善行。而最大的赏赐在神那里。
应用:
谦卑是基督的本性。耶稣给人关于坐在末位上的建议并不是属世的建议,祂是在教导众人真心的谦卑承认自己在神面前的贫乏。
● 我们应当如何在生活中效法耶稣基督行出属于祂的谦卑?真正的慷慨其实是给予那些无法回报的人,正如神所赐给我们的恩典也是我们无法偿还的。
● 试回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是被我们忽略的 “ 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 ”人?对他们我们能够如何实践真正的慷慨呢?
路14: 7-14
7. (耶稣)⻅:该词的希腊文,新约圣经中只出现过 5次。这里的意思是指 “给予关注 ” 或 “ 观察到 ”。在其他地方这个词被译成 “ 留意 ” (徒3:5)。
7.1 首位:是指 “ 最好的座位 ”,或宴席桌旁可以倚靠的地方。梅杰有一段引述表明,“在罗人举办的招待宴会中,最尊贵的位置是座椅中间的座位,每个座椅能坐三个人。”
9. 让地方给这一位吧!......末位上去了:应该注意,这节经文中译为 “地方” 和 “位” 的希腊文是同一个词。这句话应该译为,“给这一位让出地方” 并 “坐在末位地方”,或 “ 给这人让出空位 ” 并 “ 坐在最末的位子上 ”。
10. 就去坐在末位上:下面引自佩利作品中的这段话值得一读:“ 福音书中论到谦卑的一些段落,特别是主对招待宴会上的客人提出的建议,似乎将他所谈到的原则扩展到了我们称之为 ‘礼节’ 的内容上。这种做法就其一致性而言,乃是正常的;而且并不像乍看起来以为的那样,不合乎我们主使命的尊严体统,因为坏习惯就是坏道德。” (Paley's Evidences. Part 2. chap. 2.1)。
11. 凡自高的:应当指出,在我们主的话中,几乎没有哪句话像关于谦卑这句话一样频繁地重复出现。
12. 不要请你的朋友:这条教训引人注目。我们主所说的话, 根据正当的解释原则,明确要求我们对其做出一定限定的并不多。我们无法简单解释主所说的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就不能作我的徒 ” (路14:26),照样,我们也无法把字面意思强加在这句话上。
14. 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这一表述值得注意。它证明在审判之日,虽然不是因为人的行为,但却要照着各人的行为来报应各人。
14.1「义人复活的时候」是什么?
● 这里是指「末世审判时的复活」,神必要报答帮助物质缺乏、身体上需要帮助、以及心灵上欠缺的人。
● 到末世审判复活的时候,也就是义人在神国「共享弥赛亚筵席」的时候,是下一段经文的主题。